close
台灣傳統民宅的人文風貌~
以左營舊城古厝為例(一)
建築像是一面鏡子,它能真切地反映居民的社會經濟、歷史人文、民俗藝術與宗教信仰等文化活動。台灣傳統的民宅,一方面,隨著閩南、粵東移民的遷徙,引進中國南方傳統建築形式,建材亦多來自中國大陸,而閩粵建築又可上接唐宋遺風;另一方面,經由文化交流與發展,也吸收了外來的建築技術和風格,此外,為配合實際生活的需要,以及各地民俗風情的差異,不僅建築物本身作了適當的調整,而且也選用當地合宜的建材,在兼容並蓄之中,創造出台灣傳統民宅的獨特風味。
我任教於左營區的國小,同時擔任學校本位課程美術編輯,花了很多時間蒐集左營在地的鄉土文化資料,也曾為「舊城文化協會」會員,參與過幾次文化活動,如:莿桐花祭活動、傳統聚落與左營下路的對話、以及「發現西門」等。對於每天生活的這塊地方~左營有一股濃烈而特殊的情感,因此透過資料蒐集與整理,並親自走訪舊城古厝的巷弄間,用鏡頭採集傳統建築的設計元素,體會先人的智慧及瞭解舊城的歷史文化,期待藉由更多人的關心,注入活力與新意,讓舊城人文風華再現。
全站熱搜